跳到主要內容

2017-W1回顧(1/52)。

-前言-

新的一年想要做一點新的嘗試,想試試看每週寫一篇前一週的回顧,然後也方便自己檢視自己的生活。所以回顧系列文章,基本上的文章閱讀受眾應該是我自己而已,隨著初老的症狀越來越明顯(前幾天跟朋友吃飯,朋友還說我頭髮的白頭髮多了好多)。或許寫下一些文字紀錄,算是對自己浮生的一種交待吧。

先說明如何讓週回顧變得順利一點呢?首要就是要先培養寫日誌的習慣。每天都要學著紀錄一些事情,不論是當天的行程、或者幾句心得都可以。這樣的習慣熟悉後可以寫一些小短文或者札記。因為平常有意識留下這些屬於個人的素材,這樣在每週回顧的時候,才有辦法類似像翻閱索引似的檢索自己上一週的生活。過去的我曾經想嘗試週回顧、季回顧、甚至年回顧,但顯得相當吃力且不可能,原因竟然很簡單,因為沒有日誌,所以憑個人的記憶力相當的不可靠。只有先培養每天寫日誌的習慣,才有材料與內容素材可以翻閱檢視。

新年的第一天,掙扎了寫了2016年12月的月回顧。寫完之後,覺得自己確實也做了不少事。而今年的日誌跟以往不一樣的,就是我採用了Hobonichi Techo Planner 2017的手帳,被我簡稱黑書與週曆版本的紅書。紅書、黑書算是對榮格的紅書的致敬了(然而簡體字版本還有保留手稿圖樣)。而我自己使用了一週,目前的心得是如此,紅書比較像是行事曆的作用,記載預訂事項,要做的事情與功課,比較偏計畫性質的。而黑書比較像是日誌形式,記載當天的最後行程與飲食、閱讀的素材,以及一小篇當天的心得。

另外,一年不過就是52週。所以這個回顧文章抬頭標題才會有1/52。

-W1週覺得不錯的點-

旅遊

  • 在旅遊的時候,會先査詢了當地的旅遊相關知識與背景(大多都是wiki代勞了一些平常不會知道的事情),能夠因此而得到更多的見學樂趣。

產出練習

  • 練習了50分鐘計時,屏除所有干擾,寫了自己想做的事項,結果高達84項。完全寫出來腦袋有瞬間放鬆的感覺。
  • 試著寫了診所創立的草稿
  • 進行編寫先秦兩漢三國事件年代表索引。
  • 開始整理與收集診間病例。

學習課程

閱讀書本

電影、影集

  • 看完了很棒的科幻人工智慧美劇西部世界。看完後研究了一下美劇產業產生後面的分工流程,實在是專案管理的最佳範本。開給自己的延伸閱讀書單是這本:人工智慧的未來
  • 看了MOD電影無限空間,寫下了觀影後筆記。

事件簿

佳言錄

  • 世界有時候比我們想像中殘酷,但我們能夠選擇我們自己的作為。一直悔恨只會被困在永恆的當下,而未來卻不會因此而到來。我們需要持續踏步往前,才有機會看見可能的未來。(來源:自己)
  • 我們如同在同一個世界,因為認知的角度不同,所以我們其實活在各自不同的平行世界裏。過程留給自己,結果留給世界。(來源:得到APP網友留言)

-W1的疑惑-

  • 個人最佳表現事項(Top Performance Acting)有時候好像跟工作產值增加不太相關?還是我看不太出來其關係?待後續思考。
  • 個人經歷也有可能塑造自己狹隘而侷限的思考世界觀,注意自己勿因此而感到忿恨。
  • 未來簡史的觀點聽完稍微讓人沮喪一點(或許等拿到書再看仔細一點)。讓我想到一句話:「人們一思考,上帝就發笑。」

-W2的嘗試-

  • 增加管理技能課程的學習
  • 增加運動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4中醫演講相關預排

1/10 中藏經28 腎臟篇  2/26 北市聯仁愛院區 - 傳統與創新:ChatGPT在中醫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 3/14 [[240314-用電路圖來整理內經生理路徑(大醫精誠)]]  3/24 金烈讀書會 - LLM在中醫領域的應用與觀察  3/28 [[240328-傷寒論淺注的生理架構]]  4/22 傷寒論淺注的病理架構  5/02 中醫急重症-臨床難病思路與傷寒論的結  5/09 中醫急重症-認識內經中的難病《靈樞水脹篇》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 - 1.讀法篇(6/13,6/27) 180’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- 2.六氣合化篇(7/11,7/25) 180’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- 3.桂枝湯系(8/8,8/22) 180’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- 4.大黃甘草湯系(9/12,9/26) 180’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帶狀課程視訊演講- 5.梔子豉湯系(10/17,10/31) 180’ 以後相關的演講備份,都會放在Padlet作為索引備份,也提供大家參考: https://padlet.com/lcylikedust/frank-lee-vauw6ire0tjjhdvi 240414.Frank Lee.

參訪摘星山莊札記(1)

2016年7/16日,與好友Seer,Yilin,Keed 三人一同來到 摘星山莊 參訪。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邊的原因是因為,自上次5/29日霧峰林家宮保第導覽有提到摘星山莊已修復,重新開放。所以一直惦記著這個線索,今天終於得償所願。 一進摘星山莊時,可以看到有整體的平面圖介紹,沒有特別預約 文化局的導覽 ,但今天剛好有3-4位熱情的解說老師陪同,增添了瞭解古蹟的樂趣。所以若要去參訪,建議預約導覽會讓行程更增添知性的樂趣。 導覽老師首先提到了摘星山莊為台灣十大名居之首,台灣十大名居,台北有3處、台中有4處、彰化有2處,屏東有1處。(聽到這個耳朵都豎起來了,因為可以當作下次出遊參訪的地點,不過回來查閱似乎十大名宅也有不同的清單) 網路上查詢到的如下: 林安泰古厝 深黃坑永安居宅 板橋林家花園 大溪月眉李騰芳古宅 新竹縣北埔鄉金廣福公館 神岡筱雲山莊 潭子摘星山莊 (今天的重頭戲) 彰化永靖陳宅 -餘三館 彰化益源大厝 佳冬蕭宅古厝 不過根據導覽老師的說法,台中有四處:除了清單中的 筱雲山莊 與 摘星山莊 之外,還有 霧峰林家宮保第 與社頭一處(不過社頭沒聽懂,不確定是不是指 社頭劉家月眉池 )。 摘星山莊林氏渡台祖為十三世林朴直,清代太平天國之亂時,朴直公之孫林其中受林文察徵招充任鄉勇,驍勇善戰,屢建奇功..返台後,購置土地,於清同治10年(1871)開始興建摘星山莊,至光緒5年(1879)完工。 引自《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》p.266 圖片引自《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》p.61 首先介紹是最前端的半月池,可調節溫度,冬暖夏涼,又為風水池,而古代只有黃帝享有圓形池的殊榮。摘星山莊更特別的是後方的化胎,形成建築群半月池較低,後方化胎較高的地勢,是客家建築才有的典故與特色。 半月池:可追溯先秦時,天子辟雍為圓形水池,諸侯用半圓形水池,後引伸至讀書之所為泮宮,前用泮池之說,後代孔廟前亦常設泮池,形如半月。中國南方民居前常鑿池通水,農村住宅用為魚池,在古代有理氣風水的觀念在其中,以水壓離卦之火氣,具有消暑、防禦、防火的實用功能。 引自《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》p.63 再來導覽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東南方的門樓。 門樓:民居前院圍牆所建的入門口,有時為了風水而不直接正對門廳,亦

開業三年心得。

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 前言 開業三年心得文。自己先翻了一下去年 開業二年心得文 之後,然後對比一下今年的想法。然後我又想到在還沒開診所以前,曾在一本書翻到對於開店的想法,那也是在開診所前的被啟發想法的初衷之一: 要經營一間 「傳遞想法的店」 , 只考慮自己的人是絕對做不來的 。得將 較大比重的關心放在社會或地方上 。然而,如果只一味為社會、為地方著想,而 完全失去「為自己做」的意念,終究還是無法長久 。經營者必須要有「 享受開店的樂趣 」這樣的心情。 能將自己想做的事情與對社會現況或未來的構想,以及所經營的地方,那一帶的人懷抱的情感,全部連結在一起才是最理想的狀態。 -- 《 開店術:開間傳遞想法的二手書店 》長岡賢明 P.078 其實大致上我第三年跟二年心得文的想法還是類似的, 開業或不開業,或許是個假議題。真正的議題是你想要調整生活中的甚麼? 或許當思考完你想要調整的事物, 現在的就業狀態當下或許就可以直接調整了 。譬如,覺得自己缺乏運動,其實自己現在就可以調整生活習慣,不用綁到開業以後會有更多時間自己運用之類的空想未來。 而今年因為多了人生設計的學習,人生設計會讓我們從四個觀點去評估人生,也可以輔助我們來檢視生活中的要素,這分別是: 健康、個人、專業、關係 。以下從這四層面對比開業前後的差別。 健康 剛出來上診第一年,因為壓力大,上診的時數又多,所以前半年到一年就算是都吃宵夜(而且還吃711的),都胖不起來。可那一整年可說是身體很差。等到診務等各方面穩定之後,二三年就開始身材走樣了。 開業後是不是能夠更主動調整自己的作息,增進自己的健康呢?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實際執行與規畫,不然開業後仍然會犯懶,然後出遊拍照片都一樣是大大的 飯糰 臉。 所以身體健康,生活作息現在就可以開始進行,不用跟開業綑綁。 個人 人生設計將「個人」拆成一個要素,我覺得是蠻必要的。其實開業後,需要面對很多的心理壓力,不管是診務營運方面,或者個人專業能力方面。在診間坐枯禪,會讓醫師感覺自己好像無用武之地。以前上班的時候,會多少紀錄一下自己看的人數(但其實大多數上完班回家只想倒頭就睡覺,很累),但現在不太記這個來提醒自己了。現在都記: 今天有哪些病例讓我印象深刻,遇到瓶頸?或者哪些病